關於發燒的一部分迷思
1. 發燒都是不好的?發燒代表病情嚴重?
其實這樣的感受是很直覺但並非全部正確。
人會發燒,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判斷「需要」發燒。發燒是疾病的結果,而不是原因。
例如:得到流感或其他感染性疾病,身體的免疫系統釋放出細胞激素,刺激我們腦部中管理體溫的中樞(在下視丘),然後我們的腦部放出訊號,透過肌肉顫動、周邊血管收縮等機制增加我們的體溫。
一句話:絕大多數狀況下,發燒是腦部的命令,並不直接來自病原體。
也有很多研究證明,發燒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抵抗病原,發燒並非壞事。
身體需要抵抗病原,所以讓人發燒,雖然發燒可能會不舒服,但那未必是壞事。舉其他了例子,肚子餓也會不舒服,但是人會感到饑餓,也是因為腦部判定我們的身體需要進食,所以讓我有飢餓感。
缺乏能量時,我們「需要」肚子餓的感覺
需要抵抗病原時,我們「需要發燒」
大概可以這樣類比。
===================
發燒未必是壞事的另一個角度
以前照顧許多重症患者時,許多極其嚴重的患者,是「燒不起來的」。有的病人已經嚴重敗血症,甚至瀕臨死亡時,卻不會發燒。因為已經「燒不起來」了。
還「燒得起來」,未必是壞事.....。
表示腦部、免疫系統、肌肉骨骼系統、心血管系統都還OK
最近很多發高燒的孩子。
發高燒絕對要密切注意,但發高燒不等於病情嚴重。
一點觀念,跟大家分享^^
同時祝福大家,在歲末年終時,平安又健康
在這個 2020,健康就是福啊~~~~